废水,在内江“重生”
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24-08-23 作者:未知 点击:474次
进位于东兴区北环路与五星路交叉口的谢家河湿地公园,缓缓流淌的谢家河水面清澈。安逸静谧之中,一股“清泉”从河岸旁的假山里流出,流淌在错落的石阶上,形成一个小型瀑布。附近居民都知道这“清泉”是达标排放的再生水。
所谓再生水,即废水经过处理后,满足某种用途的水质标准和要求,可以再次利用的水。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再生水的利用更有必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进再生水循环利用,便是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内江市积极构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着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2023年6月,第十一批国家节水型城市名单公布,我市成为全国16个入选城市之一,还摘得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两块“国字招牌”。
在这一过程中,由四川水汇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投建运营的谢家河再生水厂功不可没。据了解,该水厂拥有我市重要的再生水利用设施,主要服务内江谢家河片区,服务面积1078公顷,日处理能力达到1万立方米,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以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要求。
此外,坐落于新坝大桥附近的邓家坝再生水厂也于今年4月投入使用,在5公里外与谢家河再生水厂“遥相呼应”,共同以2万立方米的日处理能力,助力全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截至目前,谢家河再生水厂、邓家坝再生水厂已累计产出再生水共计800余万立方米。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主要用于河道生态补水、海绵公园绿化浇洒用水、公共建筑及公厕冲厕、市政道路冲洗、园林绿地养护用水等。
洒水车驾驶员王勇负责321国道北延线约7公里的地面清洗工作。他每天都会到谢家河再生水厂取三车水,用于清洗321国道北沿线路面。“再生水的广泛利用,替换了大量自来水,节约了优质水源。”王勇说。
作为内江市节能减排、落实“双碳”战略代表工程,再生水厂不仅能让污水“再生”,还能实现光伏发电、节能降碳——
谢家河再生水厂的光伏发电系统装机量,截至目前的发电量近400万度,以电费0.65元/度电计,节约电费近260万元。此外,通过引入节能环保的污水源热泵空调等先进技术,每年可节省空调费用约5.6万元,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邓家坝再生水厂同样引进了光伏发电系统装机量及污水源热泵空调等先进技术,目前正处于设备调试阶段,预计8月底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