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24-09-29   作者:未知   点击:255次

以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7 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地形和土壤特征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内天然次生林和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为丰富,其次分别为灌丛和人工林,农田最低;0 ~ 40 cm 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杨桦林>草地>辽东栎林>灌丛>落叶松林>油松林>农田;②除草地外,其他 6 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以 0 ~ 10 cm 土层最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且降幅较大;而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 0 ~ 20 cm 范围内随剖面的延伸略有增加,20 cm 以后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各土层之间的变化幅度均较小;③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与海拔、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土壤体积质量和土壤 pH 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坡度之间存在很弱的正相关且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偏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键因素随土壤深度不同而不同,其中 0 ~ 10 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土壤全氮含量、土壤体积质量和土壤 pH 值,而 10 ~ 20 cm 土层为土壤全氮含量、土壤体积质量和坡度,20 ~ 40 cm 土层则为土壤全氮含量和年降水量;④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草地和农田均为土壤全氮含量和年平均温度,落叶松林为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含水量,油松林为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 pH 值,杨桦林和辽东栎林均为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体积质量,灌丛则为土壤 pH 值。

  • :028-86697625
  • :028-86697625
  • :1211200839
  •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1388号1栋11层1178号